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实验操作性差,实际实验耗时长及实验存在不稳定性,对于本科教学实验不具操作性。
为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污水处理的生化反应原理,使学生掌握生化处理设计参数的应用和意义,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。
实验课程的主要设计原则有:
(1)仿真实验的直观性
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其运行参数如SRT、HRT等,以及污水处理的生化反应过程难以在实际运行工艺中实现,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设置与实验。
(2)实验的可操作性
实际污水处理厂中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运行参数调整耗时长,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,其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实验,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实现实验的可操作性。
(3)实验的可重复性
生化反应实验结果受多种条件影响,且部分条件难以,影响实验结果,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研究单一参数的实验效果。
污水处理厂生化反应虚拟仿真实验是一项涉及到反应器理论、生物化学反应等相关内容的综合性、实践性很强的实验,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基础与增强实践认识。具体如下:
1.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污水出生化处理构筑物:包括其结构、功能、运行模式;
2.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污水生化处理的机理:包括有机物的去除、氮磷营养物质在生化反应池内的转化与去除过程,如厌氧、缺氧、好氧区(池)的主要功能与生化反应及影响机理;
3.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化处理设计参数的应用和意义:包括有机负荷、污泥龄、水力停留时间、污泥回流、硝化液回流等设计参数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。
通过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,分别从前期实验准备、基础理论知识、动力学参数实验、生化池设计与实验等多方面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。评价维度上包括,基础知识、实验动手能力、自主创新能力、实验分析创造能力的培养。
成绩评定包括:基础知识(30%);实验设计(30%);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与讨论(40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