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研究课题:
(1)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基于金课标准的港口工程一流课程建设实践研究,教育部,2023年
(2)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重点项目),产教融合、虚实交互的港口规划与布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,河海大学,2023年
(3)河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,港口规划与布置,2019年
教学研究论文:
(1)“港航工程综合实验"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. 航海教育研究, 2022, 1(39): 50-54.
(2)基于翻转课堂的“港口规划与布置”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索. 教育教学论坛, 2020, 7(29): 148-150.
(3)新形势下水运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提升措施及效果分析. 学科探索, 2020, 8(3): 45-46.
获得教学奖励的情况:
(1)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特等奖,产教融合推动新工科“四融四新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,2023年
(2)河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,产教融合推动新工科“四融四新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,2023年
(3)指导学生获第九届江苏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(高教主赛道)一等奖,闸门卫士——船闸人字门错位智能监管系统开拓者,2023年
(4)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,船闸人字门错位智能监管系统,2023年
(5)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“挑战杯”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一等奖,船闸人字门错位智能监管系统,2023年
(6)指导学生获“智水杯”全国水工程BIM应用大赛金奖,BIM技术在港航专业课程设计群中的应用与创新,2021年
(7)河海大学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,2021年
(8)河海大学第二十届优秀主讲教师,2021年
(9)指导学生获第九届“龙图杯”全国BIM大赛优秀奖,基于BIM技术的港航专业毕业设计协同工作模式研究,2020年
(10)指导学生获首届全国水利行业BIM应用大赛金奖,基于BIM技术的港航专业毕业设计协同工作模式研究,2019年
(11)指导学生获第五届国际BIM大奖赛最佳BIM教育应用奖,BIM技术在港航专业互动教学中的应用,2019年
(12)河海大学首届“我最喜爱的老师”,2018年
(13)第六届全国水利类专业(港航组)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,2018年
港口是水陆交通和物流的枢纽,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的特殊地位,历来有国家“门户”、“窗口”和交通“枢纽”之称,处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地带。港口是“一带一路”中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,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洋港口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。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不断发展且高度依赖海上运输,适应国家“走出去”战略的发展;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提出等背景因素都促进了中国不断地参与海外港口项目,港口合作正逐渐成为中国与港口所在国家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。
全球80%的货物依靠海运完成,港口作为海运的终端,在资源配置、集疏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。《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》报告指出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020年全球海运贸易量整体下滑,我国经济和海运贸易在经历年初下降后迅速反弹,海运进口表现强劲。2022年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有8个来自中国,主要港口吞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,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56.8亿吨,同比增长0.9%。
2022年交通运输部发布的《水运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中对水运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,“十四五”时期,预计水运需求将在高基数上保持中低速增长,2025年水路货运量、港口吞吐量将分别达到85亿吨、164亿吨,年均增长2%-3%;明确提出推进沿海主要货类专业化码头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建设一批港口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。
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庞大,80%以上依赖进口,其中澳大利亚为主要进口国。受国际形势影响,为对冲澳大利亚安全风险,实行铁矿石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,中资企业于2020年6月取得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的开采权,铁矿相关港口和铁路的建设已提上日程。澳大利亚和几内亚的铁矿石,均需通过海运至国内沿海码头,铁矿石码头的建设、生产和运营已成为极为重要的环节。
港口既是铁矿石的接卸地,也是堆存地,更是混矿作业的前沿阵地。以“装卸船机-带式输送机-堆取料机”为代表的典型矿石码头装卸工艺在大型专业化码头中应用较广,机械技术参数设计时若产生偏差,一旦发生事故即关系到港口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,如装卸船机抗倾覆能力不足而直接倾覆、跳轨或坠海,带式输送机皮带撕裂导致托辊变形或损坏等(图1)。因此,根据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、船型尺度、年货运量等参数的变化,合理设计矿石码头的装卸工艺,是提高码头装卸效率、加快库场周转能力、保障码头安全营运的基础,也是建设现代化海洋港口的基本保障。
图1 (a)装卸船设备直接倾覆; (b)装卸船设备坠海;
(c)带式输送机皮带被撕裂; (d)带式输送机托辊架严重变形
借助虚拟实验技术,将晦涩的专业名词定义以学生更易接受的形式(图片、动画等)生动地展现出来,通过虚拟世界对矿石码头和装卸工艺的介绍,增强学生对矿石装卸工艺的认知,加深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,弥补了实体实验无法开展的不足。
(1)坚持以学生为本、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理念
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以任务驱动为导向,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教学环节。实验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,真实还原了矿石码头全方位、立体化、开放式、交互性的实验场景,并提供了内容详实的知识点和知识角,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开展自主式的学习和探究,身临其境地通过“沉浸式”交互式操作,高效有序地开展实验。
(2)设置科学合理、循序渐进的实验环节
实验依据《港口规划与布置》、《港口装卸工艺》、《港口水工建筑物》等课程大纲和关键知识点建立了多层次、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,使学生逐步完成“基础认知、规律探究、自主设计”三个层面的实验,循序渐进地开展“基本原理知识学习、设计分析能力训练、创新工程思维培养”的实践学习过程,充分掌握矿石装卸工艺基本认知、装卸工艺设计原理以及装卸工艺综合设计,初步构建矿石装卸工艺知识体系。
(3)实现容错探究、修正优化的实践操作
实验结果错误或不理想时,学生可根据提示和评估结果进行多次尝试,实现实验结果的修正和优化,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、解决问题的乐趣,提升求知欲和探索能力,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设计、仿真验证、反复优化的工程设计思维,以及设计计算、实践操作和工程应用的能力。
(4)坚持科教融合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
建设矿石码头装卸工艺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,将国家战略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,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水利专业人才,促进港口航道相关学科建设。不仅能增进社会各界对港口的认识,更是在高等教育层面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落实。码头装卸工艺设计的传统实践认知环节具有高成本、难度大、高风险等难题,实体实验由于占地面积大、实验成本高、实验周期长、破坏性实验极具危险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无法开展,无法满足新时代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。本实验在传授矿石装卸工艺知识的同时,帮助学生树立认真、严谨、负责的价值观,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情怀和使命感。
建设矿石码头装卸工艺优化设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,将实验课程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,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港航专业人才,促进港口航道相关学科建设。不仅能增进社会各界对港口的认识,更是在高等教育层面对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落实。实验的主要教学目标简述如下:
(1)熟悉矿石码头装卸工艺的全流程,促进学生对港口相关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
利用虚拟现实技术,结合各课程及规范中实际装卸工艺设计参数,依托既有工程实例,将矿石码头装卸工艺设计分为“码头前沿装卸作业、水平输送系统设计、库场通过能力分析和装卸工艺综合设计”四个模块,帮助学生对港口工程课程群中的《港口规划与布置》、《港口装卸工艺》、《港口水工建筑物》等课程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。
(2)掌握矿石码头装卸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,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能力
在装卸工艺综合设计模块中,培养学生根据前三个模块掌握的矿石装卸工艺卸船阶段、水平运输阶段和库场作业阶段的基础认知,通过自主探索不同的设计参数与其对应的港口通过能力,并从经济、环保、社会、安全、时效、能耗六个维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面地评价,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制定出较优的设计方案,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全局意识,不仅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关联起来,也能将课堂知识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。
(3)增强学生专业技能,激发专业认同感,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
将课程思政融入实验课程的各个模块,例如通过实验的开场视频,让学生认识到矿石码头建设在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,结合连云港港25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实体支撑,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。在装卸工艺综合设计模块,学生通过设置各个参数模拟货物入港的流程,强调模拟的结果实时反应货物的运输情况,学生亲历货物运输堵塞或不连续的场景,感受实际工程矿石装卸工艺的完整性与重要性,培养其树立认真、严谨、负责的价值观,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情怀和使命感。
本实验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,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、完成任务的质量是实验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。
本实验针对考核点设计了实验成绩评价模型,以该模型为基础,系统可分别针对学生在4个实验模块中的完成情况进行自动评分,4个实验模块分别占总成绩的20%、30%、15%和35%。
每个实验模块的实验成绩评价标准如下:
一、“码头前沿装卸作业”模块(占总成绩20%,共20分)
1、船舶靠泊认知(5分)
完成码头各区域认知,掌握船舶靠泊过程,了解货船、拖轮等信息,得5分,遗漏一项–0.5分;
2、装卸机械认知(3分)
查看三种装卸机械介绍,了解装卸作业过程,得3分,遗漏一项–1分;
3、机械设备选型(12分)
① 选择船型与橡胶护舷,点击详细数据查看撞击力计算,得2分;
② 选择卸船机械,外伸距和起升高度校核正确分别得2分,共4分(针对每个单项超过3次校核各得1分);
③ 输入船时效率和机械台数计算泊位通过能力,得2分;
④ 完成环节考核8道题,每题回答正确得0.5分,共4分。
二、“水平输送系统设计”模块(占总成绩30%,共30分)
1、平面尺度探究(7分)
① 规律探究:改变参数进行不超过5次可重复性实验,获取规律,得5分;
② 选择最优方案提交,得2分(选择其他合理方案,得1分;选择其他不合理方案,得0分);
2、驱动速度探究(7分)
① 规律探究:改变参数进行不超过5次可重复性实验,获取规律,得5分;
② 选择最优方案提交,得2分(选择其他合理方案,得1分;选择其他不合理方案,得0分);
3、空间槽角探究(7分)
① 规律探究:改变参数进行不超过5次可重复性实验,获取规律,得5分;
② 选择最优方案提交,得2分(选择其他合理方案,得1分;选择其他不合理方案,得0分);
4、输送带力学性能校核(9分)
① 规律探究:改变参数进行不超过5次可重复性实验,获取规律,得5分;
② 校核皮带不打滑条件,得2分;
③ 选择最优方案(即圆周驱动力最大的方案)提交,得2分(选择其他合理方案,得1分,选择其他不合理方案,得0分)。
三、“库场通过能力分析”模块(占总成绩15%,共15分)
1、堆取料机选型(7分)
完成堆取料机选型,进行堆场宽度和堆垛高度校核,满足使用要求,得7分(校核超过3次,得5分);
2、效能指标规律探究(8分)
① 规律探究:改变参数进行不超过5次可重复性实验,获取规律,得5分;
② 选择最优方案提交,得3分(选择其他合理方案,得2分;选择其他不合理方案,得0分)。
四、“装卸工艺综合设计”模块(占总成绩35%,共35分)
1、方案制定与优化(25分)
完成矿石装卸工艺方案的制定,带宽和带速匹配,能力协调(P卸船<P水平运输<P库场),得25分(带宽带速匹配超过3次,–2分;能力协调校核超过3次,–2分)。
2、效果评价(10分)
完成各评价后学生依据各评价的重要性设置权重系数,总和需要为1,加权平均后的得分方为方案的评分。本步骤总计10分。
① 完成经济效益、环保效益、社会效益、安全效益、完成时效和能耗状况评价,得6分;
② 依据各评价的重要性设置权重系数,加权平均后的得分为方案评分,完成该步骤,得4分。